和田美玉,有“容”乃大

——新疆和田玉产业化思考

发表于:2023-11-21

文/陈亨明 钟婧 

导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和田玉的价格急速攀升,一些人依靠和田玉一夜暴富——这不是偶然。和田玉因其本身的文化艺术性、稀缺不可再生性以及投资收藏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再加上媒体舆论的大肆炒作,短短十几年,和田玉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各界人士提出质疑,这样的高度能够维持多久?前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和田行署专员巨艾提·伊明大力提议将和田玉定为“国玉”。消息传出,肯定与支持的声音不绝于耳,如此一来,无疑将和田玉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它将不再是少数人坐享其成的发财工具,也不再是文化人、有钱人的曲高和寡,而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甚至成为国家的重要产业资源。和田玉产业化道路如何来走?本期就此话题与您一起探讨,共同思考。

采掘——开采诚可贵保护价更高

和田玉产业化,意味着高产值、高产量,其中,决定产量高低的源头及关键在于资源的勘探采掘。产业化道路,须从源头走起。

多采多挖,是提高和田玉产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据有关资料显示,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成矿带断续长达1100多公里。可见资源量相当大。上世纪90年代前,和田玉开采量十分低,导致玉的流通性不强、大众认知度低,严重阻碍和田玉的发展,更不可能形成产业规模。这期间,钻石、翡翠等珠宝抢占先机,都获得飞跃发展,影响至今;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采掘团队不断增多,各式采掘设备的尝试应用,和田玉年产量一度达到150吨的惊人数字!人们这才得以近距离认识到和田玉的文化性、稀缺性以及独特的投资价值。短短十几年,和田玉的身价已经翻了数百倍,可见,多采多挖、高产量并未削弱玉的价值,反而抬高了它的身价。

反过来看,和田玉身价的暴涨,也一定程度上刺激采掘行业的急速发展与整合。高产量为高产值提供了保障,为和田玉产业化道路建立了一个高起点。但是,人们一味追求高产量,多采多挖畸形演变为乱采滥挖。出钱——雇人——租机械——地毯式采挖——撤离——另一采掘点,大多的团队都采取这样的套路,仿佛不是掘玉而是搜玉,不是采玉而是抢玉,不是探玉而是赌玉。有人这样形容过玉龙喀什河:古老的河道已沟壕纵横,犹如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在距离地表五六米深的沙土下面,历经亿万年积累起来的厚达3米至10米左右的古河床卵石层,早已被翻了一个底朝天,翻检过的卵石堆,沿着奔涌的河水一直延伸到望不到边的尽头。从和田市玉龙喀什河大桥溯流而上的100公里内,曾聚集了近3000台挖掘机和20多万挖玉人……整个场面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黑煤窑、黑铁矿前车何在?由于乱挖滥采而发生的植被毁坏、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事故比比皆是,工人伤亡已不算是新闻话题,难道我们还要看到和田玉的采掘也走这样的老路子?和田地区环保局局长艾合买提说道,和田原本就是生态脆弱地区,每年3月就开始下沙尘暴,一年有一半时间都是重度污染天气,乱采滥挖破坏水土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乱采滥挖,带来的负面效应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还不利于资源的保护与储备。以日本为例,早在几年前,日本就悄悄储备稀有金属,稀土资源83%从中国进口。众所周知,日本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国民的危机意识十分强烈,日本对所有的重要物资都实施了储备制度。其执行的稀有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出台于1983年,储备对象为镍、铬、钨、钴、钼、钒、锰等7种稀有金属,其进口依赖度超过90%。当然,每一块和田玉原料都是经过千万年形成,和田玉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复制,我们尚不能效仿日本通过进口来存储,但这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如何采掘更有利于保护和田玉资源?

第一,禁止乱采滥挖。据悉,和田县政府从2002年下半年,就制定了《规范和加强玉河采玉的实施方案》,每年和田县政府都会就规范和田县境内玉石采挖活动下发通知。2007年6月,和田行署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和田河流域河道、河床采沙、采矿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明确了责任划分:地县水利部门负责河道及河道外100米范围内采砂、采矿权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地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河道内100米以外采砂、采矿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不到半年,治理初显成效,如今的玉龙喀什河,除了部分自主挖玉的村民,河床内已经看不见大型挖掘机、装载机的踪影。和田地区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目前采取先停后整的原则,对大型机械采挖一律暂停,分门别类进行清理,按照和田行署下发的和田河治理暂行办法,清理非法采矿人员,进行罚款,并追缴采矿权价款90.4万元,追缴地质恢复保证金225.2万元,使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得以有效遏制。

第二,提倡精采精挖。以专业决定高度。对于投资人来说,采掘行业是商机和投资,他们用专业眼光运筹帷幄、掌控全局,而不是无知莽撞地随波逐流;对于采掘团队来说,凭借丰富的经验有序且有效地采掘,所取得的成果远远大于地毯式地狂轰乱炸,疯狂抢采。

以和谐拉伸长度:一次性采掘,当真是要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横扫一大片的代价是毁坏了一大片。胡锦涛主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就是制衡。人与社会不能失衡,人与自然更加不能失衡。保护和田玉资源,规范采掘行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和田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就当地居民来说,和田玉的采掘已经深深融入他们的生活,成千上万的居民成为职业采玉人。坚持以人为本,同样适用于采玉人,他们的思想认识、行为规范都牵动着采掘行业的神经。偷挖、乱采、滥挖屡禁不止,若是没有一个正确的导向,采掘难以稳定、持续、和谐地发展。

 

加工——左手抓作品右手抓商品

和田玉加工,在和田玉产业化道路上,是承上启下的一环。从文化价值上看,玉不琢不成器;从经济价值上看,玉不琢难行市。高产值,需要通过精加工来实现。

玉雕大师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雕制而成的玉器被视为工艺品,这样的作品独一无二,消耗的精力多、时间长,价格高昂,价值仅在小众群体中体现;工厂批量加工的玉器,效率高,价格偏低,大众接受度高。那么,孰轻孰重?和田玉的加工产业是继续按照传统走独木桥还是走商业化的大道?

摒弃传统的和田玉固然不会有境界,不顺应市场的和田玉也无法繁荣。最好是两者兼具,左手抓作品,右手抓商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抓牢作品,靠玉雕师的精湛技艺。在国外,和田玉雕刻品被称为“东方艺术”,同一块玉石,如果经高级或大师级玉雕工艺师之手加工,其价值则呈几十倍增长。可见,玉雕师的影响力与创造力是十分巨大的。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新疆玉雕大师马进贵,他谈道,一个好的玉雕师,得磨练十几年。

玉器雕琢的工序十分繁杂,主要包括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玉雕师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根据玦度和玉料外形设计,不能浪费玉料,此外利用好颜色,使其产生最佳效果。再好的玉,都会有瑕疵,而玉雕师要通过创作雕刻把瑕疵变得完美,把完美变得更加完美。

马大师曾专门撰写了一篇《浅析玉器中的金银错工艺》,讲述他所擅长的金银错工艺制作:金银错嵌宝石工艺制作难度极大,工艺要求极精,图案线条要流畅、粗细一致、开槽准确,否则金丝无法嵌入。即使勉强嵌入也不牢固,尤其是金片、金丝相组合图案及纹饰繁密,弧线集中图案,开槽精度要求更为严格,制作难度更大。因为金银错工艺的金、银丝全部是打、压嵌入器物表面,不能用任何粘贴剂,所以既要图案线条流畅,又要开槽精度准确,镶嵌平整,对丝无痕。加工制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一道工序有误,都不可能完成。尤其在薄胎器物上镶嵌更是万分危险,开槽略有不慎即会造成磨漏,打压金丝、金片力度略大,器物易碎裂。一件精美的薄胎金银错嵌宝石玉器是很难制作成功的。制作者须具有玉器加工、金银镶嵌两种高超技艺方能完成。

马大师所制作的玉器,屡获大奖,赢得了口碑,市场价格也连连走高。事实证明,和田玉通过玉雕师的精湛技艺,大大提高了价值。期间,玉雕师所耗的心血与时间都是它增值的有力砝码。

抓牢作品,靠传统中创新。玉雕是一门传统的技术,玉雕作品绝大多数是体现传统文化的,如各种吉祥物、花鸟鱼虫、龙凤瑞兽等等。

放眼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文化大融合,而被人们盛赞为“国玉”的和田玉却与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的现状不相称。和田玉的价值不逊于钻石,可为什么国际影响力却不如钻石、甚至翡翠呢?

和田玉作品承载了厚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属于典型的中国式奢侈品。其实,中国人真正了解和田玉的不多,有句玩笑话说玩玉的都是有文化的人,也是有些道理的,更别说对和田玉文化所知甚少的外国人!他们花大力气分析作品的深刻寓意:那些奇形怪状的动物,到底是什么?代表了什么?在什么样的人文历史条件下会出现它们?如何欣赏它们?怎样传递和田玉式的审美观念?

和田玉作品反映当代精神文明的内容太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阻碍了和田玉的发展,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作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活跃,当小圈子的资源挖掘殆尽,那赖以生存的价值也不复出现。仅此一件的作品,如何打动更多的门外汉,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作品本身的创作须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走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之路。好比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上世纪80年代为法国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建成之初饱受争议,后来则被视为卢浮宫的象征。有谁能够保证,在下个十年,这些古今结合的作品不能成为和田玉的另一标志呢?

在传统中创新,让海内外的人们都将目光投注中国的“国玉”上,才能提升价值,才能赋予加工产业最直接的效用。

抓牢商品,靠壮大加工地。商品,与生产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在,批量输出和田玉商品的加工生产基地主要在新疆、北京、上海、扬州等地。壮大和田玉加工地,既要重发展,也要重规模。

察看加工地的分布,我们不难发现:新疆从单一的原料供应地转变为加工基地,是一种必然趋势;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达、科技进步、人才济济,更是收藏、经营的市场。京沪两地恰恰是和田玉商品除新疆外的最大流通地,消费人群比较密集;扬州,自古就有“和田玉,扬州工”的说法,扬州独特的历史人文韵味,玉器加工行业已然成熟,知名度不下于新疆。

短时间内,由于原料、技术、市场、消费惯性等因素限制,和田玉的商品加工地不会开辟新的地区,在已有的区域,加工地的纵向发展尤为重要。首先,人员是根本。队伍逐渐扩大,人员素质也须逐渐提升;其次,机械配备要齐、精、新;再者,加工厂必须具备平衡调节原料供应地与市场之间价格浮动的能力,于己,增加利润;于产业,维护秩序。

因而,壮大加工地,实现商品化批量生产,是产业化道路的大跃进。

抓牢商品,靠实用性与性价比。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和田玉作品,绝大多数只有欣赏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因此不能成为商品,但是形成一个产业离不开商品,产业化之路离不开商品的密集流通、多次流通。把和田玉做成商品,实用性、性价比均在考虑之内。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除了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以外,对当时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它的实用价值一一用以烹煮和盛贮肉类的器具。然而,和田玉商品的实用性在哪里?我们只能翘首期盼!

在市场上,涌现出许多机械加工的玉类小件,手机挂链、手镯、耳坠……这些商品面向大众群体,价格几十到几万元不等,实用性是有,但依然是浮在空中的,我们试想一下,更踏实些的商品能够出现么?能!机械加工已经为此提供了便利,手机、烟灰缸、钟表、镜子、家具、鞋等等,都可以与玉结合,创造出热卖的商品,摩托罗拉V80黄金版的导航键都可以用18K金加工,为什么不能用和田玉加工?

低成本商品和奢侈商品都是商品,完全可以不同程度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低成本不代表低品质,奢侈不一定代表不实用,人们的选择主要由性价比决定。各类和田玉商品,材质不同、加工精细程度不一,若能广泛铺陈,以点概面,必有一片新天地。

收藏·投资·经营——共生共存取之有道

古时,玉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皇宫贵族才有资格拥有,普通老百姓无法接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多的需求,赏玉、藏玉、玩玉的人增多,和田玉买卖行业一派生机勃勃。收藏人、投资人、经营者共同构筑和田玉产业的轮轴,共生共存,见证和田玉产业从无到有、由衰到盛的过程。

收藏品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文物类;珠宝、名石和观赏石类;钱币类;邮票类;票券类;商标类;徽章类;标本类。通常,人们收藏热门艺术品诸如字画、古董之类,与和田玉相比较而言,其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和原料价值。 和田玉的稀缺、不可再生、历史积淀、工艺价值、美好寓意等等,都是收藏的理由,而和田玉的收藏,往往又跟投资联系在一起。

我们参考权威资料所得,投资和田玉不外乎两个原则:

1、精品原则。就是选择精品才有投资和升值空间,因为好玉石加上好雕工才能称为完美的作品,即使短期内没有升值,也可以用来保值,至少不会贬值。而那些原材料和艺术价值一般的作品虽然也会升值,但升值空间很小。“黄金有价玉无价”,就是指玉石的投资价值,玉石投资的资本弹性空间很大,数千元至数万元都有可能盈利。

当然,这在很大程度需要凭借购买者的眼力和经验。同为和田玉,因为分山料、半山料、仔料而价格不等,而各种宝玉石检测机构只检测石料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就是只告诉你它是和田玉,其它就要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判断。

2、长线投资原则。和田玉投资要有一个长期的投资计划,因为这类投资往往不是立刻就能有回报的,需要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玉器的投资前景颇为看好,但它属文化消费,价格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比如市场环境、消费者的认知程度等,而且目前国内银行还没有玉器抵押业务,从而使这种高档藏品只限在收藏者这个特定群体里流动。

除此之外,新疆玉雕大师马进贵还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许多收藏投资者以为玉器越是年代久远越是昂贵,其实不然。玉的材质以及历史性、文化性、研究性都决定了它的价值,但是它的工艺也是决定价值的重要因素。古代的玉器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雕琢工艺并不都是那么卓越,现在的玉器设计理念、加工设备、雕琢技艺远远超过前人。目前国家收藏的国宝玉器无论是从原料使用、艺术设计、雕琢工艺方面,哪一件都是前人无法达到的,就是每年“天工杯”得奖作品每一件都可以与前人媲美,件件都是精品、珍品,当代和田玉精品无论是艺术性、工艺性、原料的质量都具备收藏、鉴赏、保值、增值的功能。

收藏与投资,促进了和田玉产业的良性循环。当选中了一件玉器,收藏眼光为投资买单;投资为收藏眼光买单,两者实为一体,不容分割。同理可证,收藏与经营也是鱼与水的关系。

以经营养收藏,这样看似新鲜却普遍存在的经营理念为和田玉的产业化提出新的契机。柯长林便是一个典型,采玉人以及玉器经营者的身份令他快乐地收藏、惬意地经营。80年代起,他就在和田开始了采玉生涯,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干到矿长。他爱玉如命,也收藏了不少宝贝。他笑谈,玩玉的人手上都是没钱的,因为一看到好的玉就会忍不住把它买下来。

柯长林所经营的博玉轩,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和田市博玉轩宝玉石公司,主营和田玉的开采、玉器加工和销售业务。2001年进入乌鲁木齐市,注册乌鲁木齐博玉轩玉器,经营和田玉原料(山料、籽料)和玉器销售,2008年年4月,他将分店开到了上海,进一步拓展了公司规模。本身是一位收藏者,对他来说,经营这个店实际是在经营一个玉器交流场所,为什么这样说?他告诉我们,有的玩家买了店里的玉器,玩了一两年后又拿回来,甚至还有买家付了钱之后放在他店里展示,供人欣赏,过了几年,来电询问市价,觉得合适再托他卖出去……

这样的例子时有发生,不必担忧,如此非常规的循环是良性的。经营与收藏,拿捏得当,是高明的产业运作。

收藏、投资、经营三者的辨证关系仍然有待挖掘。纵深研究,发现三者的关系不是平行,也不是交叉,而是围成了一个圆圈,首尾相接。

和田玉是“中国的钻石”,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享受到和钻石同等的待遇,那么,钻石的发展经营能否给和田玉产业化一些补充和启示?

据资料显示,从17世纪开始,比利时安特卫普就成了世界著名的钻石交易中心。该市80%的居民从事钻石及相关行业,除了经营未加工钻石贸易外,还专门为欧洲王室、达官贵人、全世界的富豪明星们订做各种钻石。据不完全统计,钻石行业在世界各地直接或间接雇用了约1000万人。钻石贸易每年为非洲贡献超过84亿美元。比如,钻石占博茨瓦纳出口收入的76%,政府收入的45%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博茨瓦纳,这个只有170多万人口的南非小国,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1966-1999年平均增长率为9%,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000美元,跻身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中国钻石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加工基地和全球第五大钻石消费市场。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拉动钻石产业发展的动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珠宝饰品的购买需求显著增强。2003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预测,今后几年还将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

和田玉行业收藏人、投资人、经营者所面对的难题很多,突破口也很多,不论怎样,销售额才是硬指标。与成熟的钻石产业相比,和田玉产业化才初具雏形,市场是巨大的。和田玉的价值不逊于钻石,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文化占据世界珠宝玉器行业的一方领地。

 

政策导向:政府护航,企业自强

和田玉既为“国玉”,便要从国家战略资源的角度出发推进和田玉产业化。它将不再是少数人坐享其成的发财工具,也不再是文化人、有钱人的曲高和寡,而是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进而成为国家的重要产业资源。

 政府应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尽早从资源保护、提升附加值、品牌营销以及法律法规完善等各个方面着手进行规划与治理。之前,我们提到过,政府对于和田玉乱采滥挖的现象已经出台了政策法规,并正在不断完善中。

将和田玉大力宣传推广,政府保驾护航、企业积极配合,才能够事半功倍,仅仅一方努力是不够的。从中央到新疆各级政府把握和田玉产业的大方向,有效地组织行业内外交流,比如,为了吸引外来投资,2004年始,和田先后召开了和田玉石旅游文化节、和田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大大提升了和田玉的名气。地方自然从中受益,当地GDP、财政收入均相应增长。在各地举办大型的和田玉展览、和田玉评选既能赢得口碑又能促进销售。近期,我们从上海新疆商会获悉,由新疆驻沪办事处、上海新疆商会和田玉原料批发交易中心(和田玉原料批发交易中心是目前东部最大的和田玉生产基地和专业销售市场,同时也是业务辐射全国的和田玉精品创意基地)、张家港博物馆、张家港收藏协会联合《艺术品鉴赏与投资》举办了“玉中之王——新疆和田玉展”,原石类展品有:和田白玉奇石料(1600克)、和田极品白玉(6500克)、和田青花奇石料(90千克)、洒金石和田白玉(2920克)、和田白玉子料(2615克)、和田玉籽料;饰品类展品有:挂件“龙马精神”(和田玉石带皮巧雕)、和田青玉带皮巧雕、和田碧玉、玉环旭日东升等。从3月份开始,每到月底,和田玉作品都会在张家港展出。

新疆众多优秀的玉器企业趁着大好的形势纷纷走出新疆,一方面自立自强,另一方面充分凝聚行业力量,品牌化经营。今年4月初,新疆近10家玉器店一起进驻上海城隍庙豫龙坊,意义非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沪办事处主任张鹰、上海新疆商会秘书长张建国第一时间莅临各个门店视察。

博玉轩内,张主任、张秘书长与总经理柯长林愉快地交谈。柯总简要地介绍了店内的情况,便迫不及待地向张主任和张秘书长展示了十多件精致的和田玉作品。这些作品多为名家名作,也正体现了博玉轩的特色与优势。张主任和张秘书长仔细地听着讲解,时而点点头,时而问几个问题,期间张主任还饶有兴趣地拿起一块未经雕琢、品质上乘的和田玉,与大家研究讨论。接着,张主任一一视察了随玉而安、聚玉苑等店铺。

张主任对几位来沪开创新事业的店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首先肯定了他们勇于拼搏、勇于开创的精神,勉励他们充分利用上海这个国际大平台,搞好经营,宣传和推广新疆和田玉。谈及各位店主来沪的生活情况,张主任关切地说道:“你们远离家乡来到上海,肯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今后,就把驻沪办、把商会当作是上海的家,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完全可以找我们。”这席话让店主们都深切感受到了新疆驻沪办与商会的关怀。

政府的逐步重视,经营者的深刻摸索,都是和田玉产业化道路上的稳固支点,同时,行业内的专家们也纷纷不遗余力,奔走于各个城市,开展免费讲座,普及和田玉知识,为收藏者们提供更近的指导。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同时也为和田玉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奥组委金镶玉的奖牌设计方案一经公布,便赢得了一片喝彩之声,其中包括国际奥委会的官员。虽然北京奥运会时间很短,但它的影响力却足以使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入到中国的玉文化上面来。“国玉”应以良好的姿态走向世界,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原文刊登于2009年《新商》

相关链接——

附录一:关于和田玉

和田美玉,产自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闻名于古今中外。秦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令》中列举了四件稀世珍宝,其中一件即为和田玉。历史上周的礼器,秦的玉玺,汉的玉衣,唐的玉莲花,宋的玉观音,元的渎山大玉海,明的子岗别子等著名玉雕用的原料都是和田玉。现存于北京故宫乐寿堂的“大禹治水图”也是用的和田玉,重达5330公斤,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玉件,并有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诗。明李时珍说:“产玉之处亦多矣,独以于阗玉为贵。”《天工开物》中说:“凡玉……贵重者尽出于阗。” 今天的新疆和田县是古代于田国的中心,自汉到明代,通常称为于阗,是世界闻名的玉都。

(一)和田玉的特点:

(1)它属软玉,有白玉、青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 (2)软玉矿床属于接触交代成因类型。 (3)地区分布以昆仑山为典型代表。这些特点与世界上软玉矿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

(二)和田玉的分类

(1)山料 山料又名山玉,或叫宝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子玉。有不同玉石品种的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 (2)山流水 山流水名称由采玉和玉艺人命名,即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 (3)仔玉 仔玉又名籽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陆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仔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仔玉一般质量较好。仔玉有各种颜色,白玉仔玉叫白玉子,青白玉仔玉叫青白玉子,青玉仔玉叫青玉子。

(三)和田玉颜色分类

和田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等,其它颜色的和田玉也归入此四类中。 (1)白玉 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多种多样,即使全一条矿脉,也不尽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 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世界各地软玉中白玉极其罕见。白玉子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色越白越好,光滑如卵的纯白玉子叫“光白子”,质量特别好。有的白玉子经氧化表面带有一定颜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刺色叫“现皮子”,都是和田玉名贵品种。 (2)羊脂玉 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脂”,特别滋润光润,给人以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以新疆此种为佳,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3)青白玉 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田玉中较为常见。 (4)黄玉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古人以“黄侔蒸梨”者最好。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采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古代玉器中有用黄玉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间制的黄玉三羊尊,黄玉异兽形瓶,黄玉佛手等。 (5)青玉 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蚺子青、鼻涕青、蟹壳青、叶青等等。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田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近年,见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好的品种。 (6)墨玉 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黑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工艺名称繁多,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髻、美人髻等,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浅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墨色皆因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 (7)璞 璞,古人是指蕴藏有玉之石。玉的外皮,按其成分和产状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指和田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如前述,玉皮有各种颜色,玉石界以各种颜色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秋梨等皮色,价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为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所至,所以它是次生的。 糖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把有糖玉石称为糖玉。糖玉的内部为白玉或青玉。 石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

附录二:2008年和田玉市场走势分析(转摘)

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作为“软玉之王”的和田玉,又是中华其它各玉种中的佼佼者,得到了广大国人的痴迷与偏爱。

在这几年近乎疯狂的玉器市场中,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籽玉以其迷人的色彩,温润的质感,细糯的结构,坚密的材质,成为市场中的领涨者。

记得2003年,一块百余克的标准的白玉籽料随型手把件,价格不过4、5千元,合算每一克不过四、五十元,而后价格一再看涨,2007年下半年顶级的羊脂白玉籽料几乎飚升到四、五千元一克。比如,某一知名和田玉专营网站对几十克的精品手把件(非大师作品)已标价20余万元,其涨幅可谓令人咋舌。

短时间暴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一是资源的稀有性,二是不断高涨的社会需求,三加之一些人为的炒作。籽玉的稀缺性从古至今,自不必说,连过去的皇室得到一块都如获至宝。

要说一说这几年的社会需求,首先和田玉本身优良的品性,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追捧,普通民众的需求是最广泛的,高贵的和田玉终于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再有就是资本的力量,随着改革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暴发户的必有心态之一是据为己有、二是囤积居奇,这样才能使他们不断扩大财富。

和田玉不像房地产或其它投资品种,它的价值高度浓缩,几百、几千万的价值就汇聚在那么一小块。它的保存维护成本极低,只要有个安全的地方放就可以了,不像其它投资产品有维护费用。再有就是价值的持续上涨,只要是在盛世的几十、几百年中,具有只涨不跌的特性,因此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但在成熟的社会,商品的价值到底要回归理性的,2005年-2007年的和田玉市场可以用疯涨来形容。2007年底,从和田玉市场的调查情况看,随着这一波行情的趋缓,和田玉市场也逐渐显出了它的新特性,预计2009年价格基本持平,2010年将出现又一波新的上涨行情。

以上结论,主要是基于以下依据判断:

(1)连续几年的大幅连续上涨,价格已见顶。市场已显现出回调的必要。 就像股市、楼市一样,任何商品的价格走势都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当下和田玉市场的推涨动力,已随着这几年的释放,尽释了能量。虽然不存在股市的大涨大跌,但确实推涨的动因已明显不足。 (2)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结束,人为炒作和国外市场因素的减弱,市场助力因素已放缓。 奥运徽宝、奥运奖牌的金玉结合,都是人为的因素使然,但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逝去,这些奥运元素也行销殆尽。而受追捧的中国元素主题,也随着奥运会的结束而得到降温。毕竟外国人对和田玉的认可不像国人是刻在骨子里的。 (3)昂贵的价格尤其是高档羊脂籽料的价格,已非一般收藏者消费得起,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现象。 目前的市场,一块一、二十克的成色一般的小籽料动辄上万,五、六十克成色稍好并带皮色的籽料手把件在出价最便宜的商家也要五万元以上。以目前中国大城市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看,承受这样的奢侈品消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是虽然看着心里非常喜欢,但囊中羞涩。毕竟,市场的烘托是需要足够的购买力的,看眼下无论网上还是网下实体店,一块籽料甚至几个月都难以销售掉的情形看,有价无市已是普遍现象。 (4)商家尤其是中下游的小厂商有回收现金流的需要。 有人做过预算,即使最小的商家经营很小的一个和田玉店铺,资金也要一、两百万,和田玉本身的高价值,使涉足在这一领域能够观潮弄海的都是资金雄厚的大资本家。众多中小商家,要在不断地囤积好料和销售成本回收上做权衡,对于占用资金相当大的和田玉生意,中小商家迫切希望尽早回收资金的希望就可想而知了。 总结起来,预计未来几年和田玉市场将出现“慢牛”行情,当2007年股市管理层希望中国股市最好呈现缓涨但持久的慢牛行情时,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理性的回归,和田玉将首先出现“慢牛”行情,这一情形是国内最广大的玉文化心理需求和实际的人民的购买能力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来临之时,又一波中国元素被炒热,和田玉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代表之一,必然又有一波大的行情。到那时,尤其是以雕工精美、立意新颖的海派玉雕作品为代表的和田玉销售市场,必将迎来一轮新的高潮。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