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与房地产评估业共成长

发表于:2023-11-21

文 / 陈晓颖 于2017年

34.1

站在上海沿街商铺前,西装笔挺的张华有条有理地分析起眼前商铺的地块价值、区域发展和市场前景。北京仁达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上海策论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张华从事房地产评估行业已有24年,经他手评估的房地产从宁夏银川延伸到福州、厦门、上海。他开创的公司也于2003年扎根沪上。如今在沪开拓的仁达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已有30余位员工,为各级政府、银行等客户完成了几十万个房地产评估项目。对未来行业的发展,张华也有所期待:“房地产评估行业处于转型期,仁达人将永远‘在路上’探索前行。”

新气象:探索大数据房地产评估之路, “转型的难度不亚于再创业。”

“站在楼前便分析市场价值已经成为‘职业病’。”张华日常在路上闲逛时,总会下意识地敲起心中的“地产算盘”,大体估算楼或地皮的售值。“房地产评估就是依据房地产估价的专业理论、原则和方法,将待售房地产准确估价。”张华介绍说。在互联网的房地产信息还未发达完善时,银行、法院、个人对土地和房产评估的需求量极大。

如今,住宅商品房的价格基本上可在网络上查询得知。大数据与网络对房地产评估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张华和集团高管一致认为:“需转型抓住机遇。”2013年,仁达以信息部门为基础,创建了数据整理公司;服务于全国第三方房地产在线估值综合服务平台——房估估也应运而生。在这款手机软件上,使用者可以轻松了解到相似地段、户型、年份的房产或地产估值。

“人人都能在网上查价了,此举不是自绝房地产评估人的财路吗?”业内同行曾这样质疑张华。在不少评估界同行看来,顺势而为是压缩市场的行为。张华却认为,顺应行业与时代发展趋势,方能在其中寻求突破和发展。现在,这款软件已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不仅顺利获得了融资,如今还成为腾讯房产、百度房产等网络门户的资讯“数据库”。

房地产估价如今面临着转型期。站在市场转型的十字路口,张华分析说,房地产评估势必朝着行业集中度高的方向发展,仲量联行、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等全球房地产五大行在扩展全能型地产上下游行业,而作为国内评估行业的旗舰者,仁达则选择了专业型之路。

“转型的难度不亚于再创业。”张华表示,仁达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如今拓展沿街写字楼、裙楼、工业厂房估值的同时,也在探索厂房改造、商铺升级等咨询与房地产资源整合服务。张华相信,专业性的团队必将化危机为转机。

34.2

新环境:打破“舒适圈”的勇尝试,“匈奴党项辉煌地,我辈奋勇更豪杰”

离别塞上十多年,贺兰岿然黄河流。五月槐花醉四野,秋末羊肥香八方。孤烟落日连大漠,沙湖芦鸟入长天。匈奴党项辉煌地,我辈奋勇更豪杰。这首张华在2013年写的七言诗,记录了对故土的真实情感。

离开银川去武汉念大学,是他第一次长时间暂别家乡。1993年,刚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已合并入武汉大学)土地管理专业毕业的张华选择回到家乡宁夏银川,在分配的银川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岗位上开启了他的职场路。

那时候,土地估价不仅对宁夏,对全国来说都是一项新事物。在1986年《中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后,土地被资产化,土地评估的存在也显得尤为必要。国家土地管理局在1992年开设了土地估价师的职业认证。那时候,张华所分配到的银川市规划土地管理局也刚开始探索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张华虽为新人,但无所畏惧,尽全力参与到银川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初探”工作中。

1994年10月,银川市成立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工作小组,张华担任整个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人,在与设备供应商的整个谈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逐渐地,商业、住宅、工业等用途的地价资料收集、地价测算及最后基准地价制定等一系列、全过程的工作都由他负责。

25岁的张华在事业上可谓小有成绩,1997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银川市优秀公务员。其负责的项目中的基准地价通过了银川市政府和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联合验收,并取得银川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完成银川市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工作中,张华表现突出,曾被授予“银川市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

1998年,随着福利分房时代的结束,住宅地产货币化的趋势增强。张华也在房地产评估中感受着国家政策的变化。2002年,个人买房达到高峰期。这一阶段,二手房买卖的价格评估也获得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张华在评估圈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都说三十而立,张华在接近30岁时,却打算“不破不立”。张华打算离开公务员岗位,打破舒适圈,到全国知名的房产评估公司开拓一番新天地。

对他来说,离开体制内既是年轻气盛的选择,又是敢想敢拼的气魄。“在银川做公务员做得有声有色,为何要离职?”同事不解,领导挽留。张华还是觉得年轻时应该到外面再闯一把。经由中间人推荐,他接到当时仁达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管的电话,一番电话面试后,张华被仁达录用。

12月29日,张华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借了前同事5000元,他带着行李便登上了去厦门的飞机,这一次是张华第二次离家。他没想到,个人房地产评估的事业也“开了弓”。张华回忆起这一日时笑笑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辞去公职,定当奋勇前行。”

新积累:坐在马桶上仍然不忘背地图的老总,“人家使出一分力,我要使出十分。”

到达厦门后,张华与公司高管碰面,即刻便定下了岗位——房地产估价师。

房地产估价要做到对市场了解与百分百熟悉。不过,张华在厦门人生地不熟。只得拿起纸质地图,先从记路和行政区划开始。

每天早上8点出门,张华脑中回顾着刚背熟的地图。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厦门有房产的大街小巷。熟悉环境之余,主动到大型银行、投资机构“上门”询问,了解有没有房地产评估的需求。“那个年代,当地评估公司没有‘跑生意’的意识。”张华当时的举动,快速拓宽了公司的业务版图。公司的营业额也在“蹭蹭蹭”上涨,年末统计时,张华营业额名列全公司第一名。

背地图也成为张华快速探索城市,了解区域的途径。“张总刚来上海时,坐在马桶上背地图。”同事如是回忆着,争分夺秒了解当地房产道路环境的张华成为不少员工的行为楷模。

对这位西北汉子而言,刚到南方工作不仅要高强度地开拓工作,还需要克服生活中的“南北差异”,食甜、潮热带来的不适感最为明显。刚去厦门工作时,张华习惯吃饭时带一瓶辣酱,中和甜度。方便面也是他解决饭菜过甜困扰的常见食物。现在提起方便面就下意识皱起眉毛的张华回忆说,那时忙得会逐渐忽视生活中的“不适应”。“我能做的就是在人家只需使出一分力时,再多努力些,使出十分力解决问题。”

2001年5月,因仁达战略发展的需要,张华自告奋勇,创建了仁达福州分公司。当年就在福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统计的数据中,取得评估笔数名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张华的成绩得到了认可,他也一步步成为了分公司管理层与集团股东。当集团决定在上海建设分公司的消息传到团队时,谁去勇挑大梁就成了核心员工们讨论的问题。面对上海相对成熟的评估市场环境,大家心里都知道,外来的企业难站稳脚跟,这份岗位无疑是“烫手山芋”。张华在这时站了出来说:“我去吧!”

2003年,张华在上海开拓仁达的房地产评估市场。用张华的话说,他到上海是在抢当地同行的“饭碗”。本地土地评估公司数量众多,如何能“有饭吃”,成为张华思考的首要问题。

2003年到2004年,上海分公司年终结算时,是亏损状态,基本全靠张华创建主管的福州分公司输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张华再次发挥在厦门练就的“跑生意”的本事,以公司所在的位置为圆点,逐步拉长半径,进行有目标的陌拜。

不过陌拜这种常见的业务开拓方式,在上海有些难行。“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有一天一大早,张华从位于浦东的公司出发,到50公里外的松江某银行拜访。站在行长办公室门口敲门无应答,张华便给对方拨去了电话:“X行长,您在行里吗?”

“不好意思啊,我今天一整天都不在办公室,不能见你了。”行长话音还未落,张华在办公室门口就听到行长正在上楼的“同步语音”。拆穿对方的谎言,还是留些面子?张华虽生气,当时却选择火速避开,给客户留足面子。

吃闭门羹固然心里难受,但张华始终觉得人心是肉长的,“多来几次聊一聊,肯定能打动对方。”张华在那几年有空便来拜访。该行长也慢慢摘掉了冷峻的面纱,和张华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后经由该行长介绍,张华完成了一笔评估业务,并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其实这并非偶然。诚心,使仁达在竞争激烈的上海开拓出自己的市场。2004年后,张华带领着上海分公司扭亏为盈。在许多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张华和团队做成了“皆可行”。

生意上的合作人说张华淳朴。他觉得,诚乃企业家应有的特质。他从不觉得自己有天分,但坚信勤能补拙。“我不聪明,但是用心学,想办法解决,总可以柳暗花明。”张华靠着自学,不仅取得国家注册土地估价师的认证,还拿到了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的头衔。

如今在管理公司之余,张华还两次到复旦大学总裁班“充电”,与上海更多的企业家一起学习管理之道,为企业“充满”员工的活力与先进管理方式的“电力”。在他看来,宁夏商会也是一个“充电站”,“商会成立后,越来越多的宁夏企业家在交流中学习先进理念。我们不仅在宁夏商会的平台上交流信息,还以互帮互助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更强劲的宁商力量。”

34.3